面對當前市場形勢,如何逆勢突圍?生產管控中心將算賬經營與精益管理深度融合,在計量檢驗方面主動求變,以“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負責”為基準線,深推“極致服務”,通過技術創新、監督把關等舉措抓住奮戰“下半場”蓄能“黃金時節”,開出限定“三伏貼”,激發全員精氣神。
以協同增效“固陽氣”

該單位將“查找浪費源,尋求改善點”作為實現降本增收的一大“法寶”,按照“宜控則控、能省則省”的思路,以激活資源、回收資金為重點,充分發揮計量維修工技術優勢,組織開展修舊利廢、崗位創新、小計小改等活動,減少外委維修費用,形成“人人關心成本、人人控制支出、人人挖潛創效”的降本氛圍,真正將“點子”變為“金子”。
為進一步確保測量設備性能符合預期要求,給生產工藝監控、產品質量檢驗、物料能源消耗、環境檢測等提供準確可靠的計量數據,我們將檢修任務細化到了每天、具體到了每小時,對于測量設備校驗精打細算。”該單位負責人介紹道。同時,深挖監督效能,圍繞企業利益零損失目標,持續深推“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”工作法和檢驗計量前置行動,將“結果驗證過程”和“過程保障結果”相結合,緊緊圍繞“服務生產和質量檢驗”核心工作任務,對廢鋼毛料質量進行全程跟進,通過源頭質量把關、雜質檢測分析等措施,進一步判斷廢鋼毛料質量,強化對分析數據的預知預判能力,提高判定結果的科學性,進一步提升配料的精準性,為生產工藝調整和貿易結算提供超前數據支撐。
以提質增效“排濕氣”

該單位結合新國標執行要求和企業降本增效需求,主動向前邁進,在責任和擔當上做“加法”,將“算賬經營”理念和行動充分統一,制定完善《精益檢驗計量管理體系》,立足企業生產經營、質量把關、新產品開發等工作重點,在數據“更快、更準、更全”上深挖專業潛力,創新推行“三嚴三確保”行動,即嚴抓質量效益,增加負差抽檢、金相檢測等頻次,確保“根根是精品、質量零異議”。
與此同時嚴抓成本效益,深挖管理效益,將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結合,扎實推進“三定”工作。對照實際生產情況,重新核定各崗位定員,以業務量不增則“減”為執行標準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技術應用著力壓縮崗位定員;對照“操作不規范就是腐敗、數據不準確就是失職”廉潔行為準則,將標準化作業所歸屬的安全和廉潔風險防控統籌管理,進一步激活職能作用發揮,最大化釋放管理效益。
以技術革新“增銳氣”

該單位在設備管理方面,堅持在精益管理上下功夫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,聚焦“低成本、零浪費、技術改造”三大核心,對設備使用、維護保養、升級改造、備品備件申報等進行全過程管控,以“能修則修,能自修絕不外委”的原則,開展設備管理工作。
在能力提升方面,以“打造一支操作標準規范、業務技術過硬、分析能力出眾、創新能力突出、成本意識清晰、過程監視受控、數據應用準確、廉潔管控到位、管理水平卓越的團隊”為目標。以問題為導向,深推操檢合一、運維一體管理模式,建立健全事故冊,將區域內發生的管理類、數據類、設備類、安全類等事故或風險進行總結、分析,制定切實可行的控制及防范措施,制作標準化作業教學視頻,周期性的強化學習,提高員工技能水平,從根本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,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。(生產管控中心 郭 偉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