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漢鋼公司煉鐵工序深入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,以精細化管理貫穿生產全流程,實現了資源投入與效益產出的精準匹配。

讓技術投入產出比最大化
在高爐操作管理領域,煉鐵工序將“賺錢思維”具象化為精準調控策略。依托爐頂激光料面監測、爐型管理模型等數字化工具,構建起智能決策體系,以最小的參數調整實現最優冶煉效果,并嚴格執行高爐“攻、守、退”動態響應機制,通過實時分析爐況數據,精準匹配風量、布料等操作參數,避免因過度調節造成的燃料浪費與設備損耗。
“爐況波動不能只看表象,得算清調節的‘成本賬’!”同時該工序建立四級爐況管理制度,明確從操作工到技術主管的調控權限,確保每次參數調整都經過成本效益評估,真正實現技術投入與生產效益的正向轉化。

把采購資金用在價值點上
面對復雜多變的爐料供應格局,煉鐵工序秉持"花錢必問效"的采購理念,打造原料管理效益閉環。
針對焦炭結構頻繁調整、供應商質量波動等難題,構建“源頭監測-過程管控-終端反饋”的質量預警體系。派駐專業質檢團隊駐場監督,實時掌握焦炭生產過程關鍵指標,精準把控采購節奏。“我們通過建立原料質量-成本數據庫,科學制定優劣原料搭配方案,在保障爐況穩定的前提下,最大化利用低成本資源。”對質量不達標的原料,該工序立即啟動追溯整改程序,有效避免因原料缺陷導致的生產中斷與成本增加,實現采購資金向生產價值的高效轉化。

讓維護支出產生倍增效應
在設備保障環節,煉鐵工序創新推行“預防性+效益型”維護模式。針對高溫多雨天氣帶來的設備運行風險,摒棄傳統“廣撒網”式維護策略,采用大數據分析與專家診斷相結合的方式,開展設備健康度精準評估。通過“拉網式”隱患排查鎖定關鍵風險點,運用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測設備運行參數,構建起動態預警機制。
同時深化“專業+日常”四級點檢制度,將設備維護計劃與生產節奏精準匹配,推行零故障攻關與定修制,實現維修資源的最優配置。這種精準運維模式不僅減少30%的非計劃停機時間,更通過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使維護資金產生顯著的長期效益。(煉鐵廠 卜云飛 鄧鐵拓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