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金風送爽的季節里,我獨自踏進了老屋的后院。陽光透過石榴樹的枝葉,灑在郁郁蔥蔥的菜畦上,斑駁的光影里,我仿佛又看見了母親忙碌的身影。那一株株翠綠的菜苗,那一顆顆飽滿的石榴,都是母親生前精心呵護的成果,如今卻成了我寄托哀思、傳承母愛的載體。
五十四載人生路,我早已習慣了母親的陪伴與關愛。她的一言一行,她的勤勞與善良,早已如種子般播撒在我的心田,生根發芽,長成了我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。如今,母親走了,老屋的后院成了我唯一能與母親“對話”的地方。每當我推開那扇斑駁的木門,看見那棵石榴樹依舊枝繁葉茂,看見那些菜苗依舊綠意盎然,我的心便會被一種溫暖而熟悉的力量所填滿。
母親生前最愛種石榴樹。她說,石榴樹生命力強,果實飽滿,象征著多子多福、紅紅火火。每年春天,母親都會親手為石榴樹松土、施肥、澆水,小心翼翼地修剪枝葉,仿佛在呵護一個幼小的生命。夏天,石榴樹開花了,滿樹火紅的花朵像燃燒的火焰,母親總會站在樹下,仰望著那些花朵,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。秋天,石榴成熟了,母親會摘下最大最紅的石榴,遞到我手里,笑著說:“吃吧,甜著呢!”那一刻,母親的笑容比石榴還要甜,還要溫暖。
老屋的后院,是母親的“小王國”。除了石榴樹,母親還種了許多菜苗。她總說,自己種的菜,新鮮、干凈、有營養。春天,母親會種下菠菜、韭菜、小蔥,夏天會種黃瓜、西紅柿、茄子,秋天會種白菜、蘿卜、芹菜。每一株菜苗,母親都精心照料,從不馬虎。她會在清晨趁露水未干時澆水,會在午后陽光強烈時為菜苗遮陰,會在傍晚時分蹲在菜畦邊,仔細地拔除雜草、捕捉害蟲。那些菜苗,在母親的呵護下,總是長得格外茂盛,綠意盎然,生機勃勃。
母親走后,我雖身處外地,不常回到老屋,但那份牽掛從未斷過。每次返鄉,推開那扇斑駁的木門,看到石榴樹依舊挺立,菜畦依舊綠意盎然,心中便涌上一股說不出的安慰。我知道,那是母親留下的溫柔,是她用一生呵護出的生命氣息。雖然我無法像母親那樣日日照料它們,但我在遠方用心守護著這份記憶。每當我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下一盆綠植,或在廚房里親手做一道家常菜,我仿佛都在延續母親的習慣,把她的愛與堅韌,一點點融入自己的生活。
如今,老屋的后院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。每當我疲憊、迷茫、孤獨時,我都會來到這里,靜靜地坐在石榴樹下,看著那些郁郁蔥蔥的菜苗,聞著泥土與花草的清香,感受著母親留下的氣息與溫度。我知道,母親并沒有走遠,她的愛、她的精神、她的品格,早已如種子般播撒在我的心田,生根發芽,長成了我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。
石榴樹下的母愛傳承,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。我會像母親一樣,精心呵護這片土地,讓石榴樹年年開花結果,讓菜苗歲歲綠意盎然。我會將母親的愛與美德,傳遞給下一代,讓他們知道,無論生活怎樣變遷,母愛的力量永遠都在,母愛的傳承永遠不息。
老屋的后院,是母親留給我的最珍貴的遺產。在這里,我學會了堅強、學會了勤勞、學會了珍惜。我知道,只要石榴樹還在,只要菜苗還綠,母親的愛就永遠不會消失。而我,也會在這片充滿母愛的土地上,繼續耕耘、繼續傳承,讓母愛的光芒照亮我未來的路,溫暖我余生的每一個日子。(公輔中心 王忠務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