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花伴著軋機轟鳴,執著詮釋非凡匠心。作為一名扎根軋鋼一線十余載的“老兵”,漢鋼公司軋鋼廠軋機裝配作業區導衛負責人苗強,既有著對軋鋼事業的熱忱,也有著新時代漢鋼人的勤勞和務實,他如守護安全生產的“隱形衛士”,在軋鋼生產“咽喉崗”默默耕耘,用自身的熱愛續寫著自身的奮斗故事。
精益求精,以“毫厘較真”守牢質量生命線

導衛裝置是軋鋼生產的“導航儀”,零件的細微偏差都可能引發整條軋線產生連鎖故障。作為導衛負責人的苗強深知這份責任重量,他把“精益求精”刻進了每一次操作里。每天清晨,生產線尚未啟動,他已提前到崗,手持工具逐一檢查導衛備件:查看是否存在設計缺陷、磨損程度是否超標、設備結構有無優化空間,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,是他對“零隱患”的執著追求。
一次生產過程中,軋線突發異常震動,苗強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經驗,迅速判斷出是導衛裝置的定位偏差所致。他當即停機調試,通過精準調整導衛間距、加固連接部件,僅用20分鐘便排除隱患,避免了因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延誤。十余載歲月,從寒冬里的設備檢修,到酷暑中的生產線值守,他始終以“吹毛求疵”的態度對待每一個零件、每一次裝配,用“毫厘不差”的堅守,為軋線穩定運行筑起了堅不可摧的質量防線。
迎難而上,以“創新突破”破解生產硬難題
“遇到難題別退縮,辦法總比困難多”,這是苗強常掛在嘴邊的話。
當軋線升級引入新型2架進口導衛裝置時,下導輥頻繁抱死開裂的問題成為制約生產的“攔路虎”,不僅影響生產效率,還大幅增加了備件成本。得知情況后,苗強主動請纓,帶領班組成員成立攻關小組,連續3天扎根生產現場,反復拆解設備、分析故障數據。
經過數十次試驗,他創新性地提出“增加下導輥前端耐磨板高度”的改進方案,該方案巧妙通過抬高耐磨板,有效緩沖鋼頭對下導輥的直接撞擊,從根源上解決了抱死開裂問題。改造后,導衛裝置使用壽命延長30%,每年為企業節省備件費用超10萬元。此外,他還參與“軋線吐司機前彎管改造”項目,通過優化管道角度,既減輕了導衛工的搬運強度,又確保了軋線過鋼的穩定性。
傳承匠心,以“傾囊相授”培育崗位新力量

“一個人的本事再大,也撐不起一條生產線,把技術傳下去,才能讓團隊更強。”
作為班組負責人,苗強始終秉持著“薪火相傳”的理念。他將十余載積累的經驗梳理成冊,編寫成《導衛安裝操作指南》《常見故障快速排查手冊》,里面不僅有詳細的操作步驟,還有他總結的“看、聽、問、測”四字排查法。
師徒幫帶時,他始終堅持“講透原理、示范操作、提示隱患”的原則,手把手的教會徒弟們通過聽診設備聲音,測量設備溫度等判斷問題所在。如今,他帶出來的3名徒弟已成長為班組的技術骨干。而苗強依舊活躍在熱浪滾滾的生產線上,彎腰校準零件的專注、耐心傳授技藝的身影,成為生產線上傳遞匠心的生動注腳。
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;苗強以雙手琢精度、用熱忱護生產,以“干一行精一行”的初心書寫平凡中的不凡,這份匠心與堅守,既是企業的根基,亦是奮斗者的榜樣。(軋鋼廠 張媛媛 黃斌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