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設備檢修中心的一名安全員,我深感責任重大。當第一次面對堆積如山的厚重文件與紛繁復雜的條款細則,我內心產生了無從著手的焦慮。工作短短數周后,我深刻體會到:安全絕非紙上談兵,而需讓心緒與現場脈搏同頻共振,實現由“安全新人”向“安環衛士”的切實轉變。
還記得第一次置身于生疏的作業現場,穿梭在各類轟鳴運轉的設備與高效運行的設施之間,仿佛迷失方向。區域之大、風險之高,種種場景呈現于我的眼前,構成我直觀學習的首要現場,既令人振奮,亦倍感壓力。
此后,在前輩們的指導下,我著手有限空間臺賬清單修訂的關鍵職責。此項工作確保每一處有限空間的風險特性與管控措施清晰呈現、一目了然。勞保物資管理方面,我需以嚴謹細致的態度履行“大管家”職責,確保安全物資合理調配、及時供應。中心雙重預防機制的修訂與匯總,要求我對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規則進行精細打磨;而安全檢查記錄的填寫則如同我的“工作日志”,不容絲毫疏忽與懈怠。

視現場為“課堂”,尊前輩為“導師”。在參加煉鐵維修作業區班前會時,通過聆聽前輩們分享的實戰案例與風險分析,逐步掌握了識別設備異常、優化作業流程的關鍵技巧,并在后續的現場巡查中主動應用所學,及時排查潛在隱患,確保每一次維修作業都安全可控;在檢查燒結區域危險作業班組生產安全日志時,面對一線工人的疑問,我耐心聆聽前輩講解安全要點與操作規范,前輩詳細剖析了高溫環境下設備維護的風險點,如燒結機齒輪箱的異常振動信號識別與應急處置流程等。他們結合親身經歷的事故案例,強調勞保用品佩戴的規范性和作業前安全交底的關鍵性,讓我深刻領悟到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命線;在近期防汛檢查中,我逐寸排查電纜溝的排水通道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滲水跡象,當發現燒結二次配料配電柜底部有積水風險時,我果斷提出整改建議,最終推動團隊加裝防水擋板和預警裝置。這種前瞻性思維讓我意識到,安全不是亡羊補牢,而是要在暴雨來臨前就加固堤壩,比如提前儲備沙袋、優化應急預案,確保關鍵設備在極端天氣下萬無一失,從而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……每一次數據的精準記錄、每一項隱患的及時整改、每一場應急演練的求真務實,皆需要我們每個人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中。![]()
安全,并非宏大的敘事,而是日積月累的精華。凝望晨光灑落巍峨塔體,我深切感悟:安全環保工作永無終點。臺賬、平臺、預案……所有文本終須在現場落地生根,在每一次檢查、每一次完善、每一次整改中得以升華。為此,我愿做一顆永不松動的螺栓,將安全生產責任制緊固于每一道縫隙,將安全敬畏銘刻于每一頁臺賬、每一次隱患排查中,與同事們并肩攜手,守護漢鋼的萬家燈火。安全之路未有窮期,而我,正滿懷熱忱,剛剛啟程。(設備檢修中心 楊久輝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